2008年7月10日 星期四

有關教育

http://mymedia.yam.com/m/797836

現在是美國時間半夜兩點,之所以還沒睡是因為剛剛花了40分鐘看完(上面那個連結)由天下雜誌跟TVBS策劃的一個探討臺灣10年教改的節目。心裡有一點想法,想要把它寫下來。

以前就對教育有點興趣,當然不只是因為認識蠻多唸教育系的人(笑)。...有時候一個人晚上在思考"人生的目的"這個偉大的作文題目時會有股"要是當初我要是那樣做了,現在會怎麼樣"的念頭,加上常常閒聊到未來對子女的教育該如何著手。讓我看到這個節目後有一種找到知音的感動,原來也是有人有過這樣的念頭,也在關心的這樣的議題。

看完這個節目後,我的一些想法節目並沒有提到。可能天下雜誌是希望把這個議題給打開,不要下結論來僵化觀眾的思想。所以下面討論純粹是個人的想法,不要鞭我鞭的太大力,好歹我不是科班出身的阿。

我覺得臺灣的教育方式很多都是存在著一種因果,常常是上一輩得到的果來造就下一代會受到什麼教育的因。節目中不斷訪問到長大後的當事人對於10年前的教育和現今自己的生活有什麼樣的想法,答案都是應該要多念點書,打棒球的年輕人更希望以後的小孩也能多念書,這樣生活才會有保障。看完後覺得很震驚,有點難過。因為太多上一輩的人把那種"想當初"的念頭變成一種"理所當然"來加在他們的子女身上。不是說這樣不好,而是我個人覺得最基本的"尊重"這個觀念在節目中一直沒有被提到。節目後半段只提到10年來許多學校分別實施很多特殊的教育實驗,想要在目前唯有讀書高的僵化社會觀念中殺出一條教育改革的血路。

我是覺得教育並不應該由小朋友來做實驗,而是應該教育這些成年的大人該怎麼把那種"想當初"的念頭傳達給下一代,然後教會自己跟子女"尊重"的意義。如此子女可以尊重父母老師為什麼會這樣想,反過來老師父母也可以尊重孩子本身的意願。把那種由上往下一言堂的模式改成類似諮詢的方式,彼此溝通後能尊重跟互相理解,這樣孩子才會從上一輩的經驗中學習到各式各樣有可能發生的狀況,然後在自己清楚會未來面對到怎樣的狀況下對自己的決定負責。我目前覺得這樣的教育方式才是比較正確的。

所以我強烈建議教改應該要改的是大人的想法,該學習的是大人,該自我經常反省的也是大人,而不是學校老師接到教育部指令實行教改了,然後孩子回到家還要受到父母的老式思想的影響,這樣的教改是沒有意義的,應該要先把所有的家長抓來上課才對阿。有句話說的好:You cannot give something that you don't have。

我想要是所有的父母都能花時間去關心這個議題跟思考一下怎麼教育子女,不要把所有的責任推給學校老師,這樣臺灣的下一代才會真正的快樂。

ps:小綠綠真的好可愛阿 (大心)

1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如果家長們都能像你一樣有腦袋會思考,那我的教師生活可能會比較有意義點..cwc